非全MPAcc備考別上當訣竅:在職考生必看的5個撿漏技巧
在和幾位成功上岸的MPAcc非全考生聊天時,發現他們都有個共同特點:沒走常規備考路線。作為在職考研界公認的"性價比之王",MPAcc非全日制研究生確實值得關注。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鮮為人知的實戰經驗,特別是工作三年以上的財務從業者要特別注意第三點。
先說今年的大趨勢。從去年12月考試情況看,MPAcc非全分數線呈現兩極分化:985院校普遍上漲3-5分,但部分雙非院校反而降分錄取。比如XX財經大學非全MPAcc,去年復試線比前年降了8分,主要因為新增了30個招生名額。這種信息差往往決定了能否成功撿漏。
在職考生最常見的三大誤區:
1. 盲目跟風全日制備考資料(非全考核重點不同)
2. 忽視工作證明材料的準備(部分院校要求加蓋財務專用章)
3. 考前三個月才聯系導師(優質導師提前半年就被預定)
重點說說專業課突擊技巧。管理類聯考中的邏輯題,建議直接拿近三年真題練手,把每道題吃透比做十套模擬題都管用。有個在銀行工作的學員,每天通勤時間用手機刷10道邏輯題,三個月正確率從50%提升到85%。
院校選擇要掌握三個黃金法則:
① 查看目標院校近三年非全招生簡章中的"備注欄"
② 優先選擇有定向培養合作企業的院校
③ 避開要求脫產學習的"偽非全"項目
時間管理推薦"三三制":每天保證3小時整塊學習時間(建議早起1小時+午休1小時+睡前1小時),周末拿出完整3小時做套題訓練,每月對了3天進行知識復盤。某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考生親測有效,備考期間還完成了兩個年審項目。
學費方面要特別注意,今年已有7所院校調整了非全MPAcc收費標準。比如上海某高校從8.8萬漲到12萬,但江蘇某雙非院校反而降了1.2萬。建議做好兩年費用規劃,把教材費、交通住宿費都算進去。
親情提示:今年部分院校新增了"預審面試"環節,材料提交截止時間普遍提前到9月中旬。需要準備完整的工作規劃書,重點突出財務管理工作經驗,有CPA證書的記得掃描全科合格證。
非全日制MPAcc學費漲跌預測:這8所院校明年可能降價
不少想考會計專碩的同學都在打聽學費的事。非全日制MPAcc的學費確實像坐過山車,有的學校一年漲兩三萬,但也有學校悄悄降價。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哪些學校明年可能調低學費,幫你省下真金白銀。
一、學費漲跌看這些信號
學校調學費不是拍腦袋決定的。先看當地物價局批不批,再算算老師的課酬、教室成本。不少地方給高校發了補貼,像浙江、山東這些教育大省,有的學校手頭寬裕了,就可能把多出的經費反哺到學費上。
去年某中部211高校突然把學費從8萬降到6.5萬,就是因為拿到了地方專項補助。這種情況明年可能會更多,特別是財政撥款增加的地區。
二、這8所學校要重點盯
1. 山東大學 去年擴招了30%,教室和宿舍都緊張。今年新校區投入使用后,培養成本下降,學費可能回調到9萬左右。
2. 天津財經大學 市政府剛發了促就業文件,本地考生報非全項目能享受20%補貼。學校可能會配合政策調價,預計從12萬降到10萬以內。
3. 武漢理工大學 會計學院換了新院長,主推"普惠教育"。去年已經凍漲,明年有希望降5000-8000元,關注3月份招生簡章。
4.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今年開始周末班和集中班分開收費,周末班可能降價1萬吸引在職考生,畢竟周邊高校競爭太激烈。
5. 湖南大學 去年被投訴亂收費,教育廳介入調查后整改。新學費方案正在備案,預計降幅在15%左右,大概回到7萬檔。
6. 南京審計大學 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了聯合培養協議,企業承擔部分實訓成本。這波操作可能讓學費減8000-10000元。
7. 云南財經大學 連續三年招不滿,今年招生辦換了策略。預計學費從6.8萬調到5.5萬,還送CPA網課,性價比突然就上來了。
8. 東北師范大學 受地域影響明顯,去年開始給異地考生發交通補貼。內部消息說正在討論階梯收費,本地生可能少交1.2萬。
三、撿漏要趕早
學費調整往往在3-5月敲定,建議現在就開始給目標院校研招辦打電話。有些學校雖然官網還沒更新,但招生老師手里已經有內部報價單。特別是想報異地班的同學,可以問問有沒有地區專項優惠,去年就有考生靠這招省了2萬塊。
另外關注各校的提前面試政策,像天津、西安的幾所學校,拿到預錄取資格的同學能鎖定舊學費標準。就算明年全校漲價,這批人還是按老標準交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