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這么說吧,畢竟每個考點能裝下的人,是有數量限制的,真滿了,你就得去外地考,那可就太難受了。
就算是不為了搶考點,報考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,也都建議預報名,原因嘛,看完你就知道了。
預報名,真的能搶到近的考點嗎?
熱門城市,搶考點,簡直跟春運搶票似的。
比如北京海淀區,去年預報名,第一天上午,就滿了,正式報名時,只剩遠郊區的考點,家住朝陽的考生,得坐倆小時地鐵,去考試,中午連吃飯的地方,都難找。
非全日制考生,大多在職,考點離家近,太重要了。
比如,在上海陸家嘴上班的,預報名,選了浦東的考點,步行10分鐘就到;沒搶上的,只能去松江,來回得花4小時,考完試,累得第二天上班,都沒精神。
考點容量,是按座位數算的,一個中學考場,頂多放3000人,像杭州、廣州,這種考研大省,光非全日制考生,就有好幾萬,預報名,下手慢了,真得去鄰市考。
預報名和正式報名,有啥不一樣?
時間不一樣,預報名,一般在9月下旬,正式報名,在10月。
對非全日制考生來說,兩者效力,完全一樣,預報名成功了,正式報名,不用再報,省得重復操作。
最大的好處,是避開系統崩潰,正式報名那幾天,研招網服務器,經常卡得要死,填個信息,得刷新十幾次。
預報名時,人少,系統順暢,填錯了,還能慢慢改,不像正式報名時,急得冒火。
還有個隱藏福利,預報名,能先占個坑。
比如你拿不準,報A校還是B校,預報名,先報A校,正式報名時,能改B校,相當于多了次選擇機會。
但考點,改不了,所以預報名選考點,得慎重。
哪些人,必須趕在預報名報?
家在大城市的,必須搶,比如深圳、成都,本地考生多,考點緊張得很。
去年,有個做HR的考生,想著,正式報名再報,結果深圳的考點,全滿了,最后只能,去東莞考,來回折騰不說,還得提前一天,住酒店。
第一次考研的小白,也得早點報,免得犯低級錯誤。
比如有人,不知道“非全日制考生,得選工作或戶籍地考點”,瞎選了學校所在地,預報名時,被駁回,還有時間改;正式報名時,才發現,可能就來不及了。
報考熱門專業的,更得抓緊,像mba、MPA這些專業,考生扎堆,考點被搶得最快。
上海財經大學的mba,去年預報名,就占了總報名人數的60%,正式報名時,好多人,只能去周邊城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