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教師崗位圈子里,評職稱那可是大事。
很多老師就琢磨了,讀個非全日制研究生,對考教師高級職稱能有幫助不?答案是肯定的,下面我就跟大伙說明一下。
更高的學歷(研究生學歷)肯定是占優(yōu)勢的
現(xiàn)在教師隊伍競爭越來越激烈,高學歷人才越來越多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在評職稱里作用可不小。
好多地方和學校評高級職稱,學歷都是重要參考。
有研究生學歷,就比本科學歷的老師在學歷這塊占優(yōu)勢。
打個比方,有個學校評職稱,學歷打分環(huán)節(jié),研究生學歷比本科學歷能多幾分,這幾分說不定就能決定你能不能評上。
像有些大城市的學校,招聘新老師都優(yōu)先考慮研究生學歷,那在評職稱上,研究生學歷自然也更吃香。
而且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國家是認可的,學信網(wǎng)能查到,在評職稱的學歷審核上完全沒問題。
學位證書證明你的專業(yè)能力
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(yè),除了有學歷證書,還有學位證書。
這學位證書,可是對你學術水平和專業(yè)能力的認可。
在教師行業(yè),有碩士學位,能證明你在學科領域有較高專業(yè)和研究能力。
評高級職稱時,專家評審組看到你有碩士學位,會覺得你在專業(yè)知識掌握和研究能力上更突出。
比如在一些教學研究項目申報中,有碩士學位的老師就更容易獲得機會。
現(xiàn)在好多地方評職稱,文件里都寫得明明白白,有碩士學位能加分。
真不是瞎說,我前陣子看隔壁縣的評審細則,碩士直接加 3 分。
別小看這 3 分,評高級的時候,有時候幾十個人爭一兩個名額,差 0.5 分都可能落榜。
我認識個中學老師,前年評高級,就因為有個碩士證,總分比別人多了 2.8 分,剛好卡線過了,沒這證的話,壓根沒戲。
再說讀非全研的過程,是真能提升本事。
先說上課吧。
課上會講些新的教法,都是現(xiàn)在學校里常用的
比如翻轉課堂,老師提前錄好知識點視頻,學生在家看,上課就直接討論做題。
有個教物理的老師,學了這個方法,回來就試。
以前他一堂課講完,一半學生還迷迷糊糊,現(xiàn)在學生提前看完視頻,上課全是問題,討論得熱火朝天,期末考試平均分比以前高了 15 分。
你想啊,評職稱看教學成果,這平均分、學生反饋,都是硬東西。
還有信息化教學,現(xiàn)在不是都推智慧課堂嗎?非全的課上會教怎么用希沃白板做互動課件,怎么用小程序搞在線測驗。
我們學校張老師學了之后,數(shù)學課上弄了個搶答小程序,以前上課沒人舉手,現(xiàn)在學生搶著答題,課堂氣氛活了,連校長聽課都夸他方法新。
他去年評高級,教學這塊的分直接拿了滿分。
然后是科研。
讀非全肯定要寫論文、做課題,這玩意兒逼著你提升
我同事李老師,以前寫個工作總結都頭疼,讀非全的時候,導師讓她做個 “農(nóng)村小學英語詞匯教學” 的課題。
一開始她連文獻都不會找,導師帶著她跑圖書館,教她用知網(wǎng),慢慢摸著門道了。
最后不僅寫了篇論文發(fā)在《基礎教育研究》上,還帶學生搞了個詞匯記憶法的小項目,拿了市里面的教學成果獎。
現(xiàn)在評高級,哪個地方不看論文?不看課題?沒這些,連報名資格都沒有。
李老師這波操作,等于提前把科研的坎兒邁過去了。
不過話說回來,讀非全得選對專業(yè)和學校,不然白費勁。
專業(yè)就得選跟教育沾邊的
你教語文的,去學個計算機,評職稱的時候人家問你,這專業(yè)跟教學有啥關系?你咋說?不如選學科教學(語文),學的就是怎么教閱讀、怎么搞作文批改,跟日常工作能對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