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一個必提問題,“你為什么想讀我們的會計碩士?不是為了混學歷吧?”
面試官問這個,就是想確認你“讀碩的目的性”,怕你只是為了個文憑。
千萬別答“想提升自己”“覺得會計有前景”這種空話,得結合項目特色和自己的需求說。
比如你可以說,“我現在在企業做財務專員,想往管理會計方向轉,但平時工作里總搞不清成本核算和預算管理的邏輯。
你們項目有《管理會計實踐》這門課,還能對接CMA認證,正好能幫我補短板,讀完后想試著競爭公司的財務主管崗。
”之前有個朋友就這么答,面試官當場點頭說“目標很清晰”,直接加分。

第二個必提問題,“你之前的工作里,有沒有接觸過會計相關的事?具體做了啥?”
免聯考國外項目不挑“純會計出身”,但特別看重“實踐關聯度”——哪怕你之前做行政、銷售,只要沾過會計邊,都能說。
比如做行政時負責過報銷審核,就說“每月核對200多份報銷單,學會了怎么分辨發票真偽,還發現過兩次重復報銷的問題,后來跟財務部門一起優化了報銷流程”;做銷售時負責過營收統計,就說“每周跟財務對接銷售數據,慢慢摸清了營收臺賬的登記邏輯,還幫財務整理過季度銷售利潤表”。
別覺得這些事小,面試官就愛聽這種具體的細節,比說“我了解會計基礎”管用多了。
第三個必提問題,“你怎么平衡工作、生活和讀碩?畢竟我們的課程都是英文授課。”
國外會計碩士的課程大多在周末或晚上,還得用英文聽課、寫作業,面試官怕你“報了名又跟不上”。
回答時別只說“我會擠時間”,得給具體方案。
比如,“我已經跟公司溝通過,每周五晚上和周末不安排加班,用來上課和寫作業;平時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時,背會計英文術語(比如‘accrualaccounting權責發生制’),晚上睡前看1小時英文會計教材片段,現在已經能看懂基礎的財務報表英文版本了。
”這樣一說,面試官就知道你真的做過準備,不是隨便說說。

第四個必提問題,“你了解會計行業的新趨勢嗎?比如財務數字化,你怎么看?”
現在會計行業都在講“財務機器人”“大數據記賬”,面試官想確認你“跟得上行業變化”。
不用講太復雜的理論,結合自己的觀察說就行。
比如,“我們公司去年上了財務軟件,之前要手動錄的憑證現在自動生成了,我發現會計崗的工作重點慢慢從‘記賬’變成‘分析數據’了。
我讀這個碩士,就是想學學怎么用數據分析幫公司做財務決策,比如通過成本數據找節省開支的辦法,這也是你們項目里《財務數據分析》這門課的重點,特別契合我的需求。”
第五個必提問題,“讀完碩士后,你打算考哪些會計證書?怎么安排?”
國外會計碩士大多跟ACCA、CMA這些證書有豁免政策,面試官問這個,是想看你“長期計劃里有沒有會計相關的目標”。
比如你可以說,“你們項目能豁免ACCA的5門科目,我打算讀完后先考剩下的4門,爭取兩年內拿證;同時我現在已經在準備初級會計職稱,今年年底先考下來,為后續考ACCA打基礎。
畢竟做會計這行,證書和學歷得一起抓,才能更有優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