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非全證書沒有用完全是瞎說,2026年研招網新規早已明確:非全日制研究生雙證,也就是學歷證+學位證與全日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

先解析一下整個的雙證到底指的是啥吧,分別是畢業證以及學位證!
非全雙證是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考試、完成規定學業后獲得的證書組合。
其中的學歷證,在學信網可查完整信息,包括院校、專業、畢業時間,查詢界面與全日制一致,僅多“非全日制”字樣。
學位證就沒有區分了,與全日制碩士學位效力完全等同。

對于不相信所謂的雙證同權的人員來講,小編從幾個場景的真實情況來做個解析吧!
從考公這一層面來講吧,2026年國考職位表中,“僅限全日制”的崗位數量同比減少60%,多數崗位僅標注“碩士學歷”。教育部等五部委早有規定,公務員招錄不得區別對待兩種學習形式,2026年執行更徹底:
除了考公外評職稱也是可行的,非全雙證可以直接作為學歷依據,無需附加證明,這是源于人社部明確將非全雙證納入職稱評審學歷范疇,2026年已全面落地。
從各個企業發布的招聘公告中也可以看出,并非是專門設限的,薪資定級同標。這也是有來源依據的,教育部強制要求企業招聘不得將學習形式作為限制條件。
在落戶以及政策補貼方面小編也再來做個說明吧,希望能然讓各位有直觀的感受!
北京積分落戶中,非全雙證與全日制碩士同為26分,還可憑證書申請工作居住證;
上海取消非全落戶的“社保滿2年”附加條件,雙證持有者可直接納入落戶申請范圍;
杭州、成都等新一線城市,給予非全雙證持有者與全日制同等的生活補貼,最高達8萬元。
所以,現階段的非全日制研究生,早就不是統招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了,而是真的有價值有認可度的項目,不僅進是證書,學習的課程價值也是很高的,收獲的人脈也都是隱形資源,所以不要被誤導可以放心去申報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