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型碩士是啥?
研究型碩士,說白了就是“以做科研、寫論文為主”的碩士,重點培養的是搞學術、做研究的能力,跟咱們國內的學碩有點像,但更側重實戰性的研究。
這類碩士的課程不多,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著導師做項目、查文獻、寫研究報告。
比如讀生物方向的研究型碩士,可能每天泡在實驗室里做細胞實驗,分析數據;讀社會學的,可能要跑田野調查,收集案例然后寫成論文。
畢業要求也很明確——得完成一篇像樣的碩士論文,還要通過答辯,有的甚至要求發表一篇小論文才能畢業。
混合碩士是啥?
混合碩士,簡單說就是“授課+小研究”結合的模式,既有老師講課教知識,也有少量的研究任務,不用像研究型碩士那樣一頭扎進實驗室或論文里,更偏向“實用”,有點像國內的專碩和學碩的中間態。
這類碩士的課程占比高,比如讀商科的混合碩士,會學市場營銷、財務管理這些專業課,考試以案例分析、作業為主;同時也會有個“小研究任務”,比如寫一篇5000字左右的行業分析報告,或者跟著導師做個小型的市場調研項目,不用寫長篇大論的論文。
畢業也相對靈活,有的學校只要課程及格、完成小研究任務就能畢業,不用答辯。
中外合作免聯考屬于哪種?
現在很多中外合作的免聯考碩士項目,其實大多偏向“混合碩士”,但也不是絕對的,得看具體課程怎么安排。
為啥這么說?因為中外合作免聯考項目主要是給在職人設計的,目的是讓大家“邊工作邊學實用知識”,所以課程大多以授課為主——比如講行業前沿理論、實戰案例,考試以作業、報告為主,不會要求你像研究型碩士那樣做深度科研、發論文。
比如某中外合作的MBA項目,課程里全是“企業方法管理”“人力資源實戰”這類內容,畢業要求是完成一個“企業管理優化方案”(結合自己的工作寫),不用寫碩士論文,這就是典型的混合碩士模式。
但也有少數中外合作項目偏研究型,比如一些理工科項目,會要求跟著中外導師做聯合科研,畢業要寫論文。
所以別光看“免聯考”這三個字,得去查項目的課程表和畢業要求,如果課程里“授課+小型實踐/研究任務”占多數,就是混合碩士;如果“科研項目+論文”是重點,那就是研究型碩士。